汽配展览网>资讯中心>政策法规>汽车联合零部件业的待解方程
汽车联合零部件业的待解方程
时间: 2008/1/10 0:00:00        来源: 盖世汽车网        浏览量: 286912        字体选择:     
  一场上南合作成为2007岁末汽车行业备受瞩目的“贺岁大片”。上汽与南汽的牵手,造就了新的中国汽车业航母,并为汽车产业的后续整合树立了标杆。

  上南合作贵在“合”字。这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模式同样也能带给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一些启示。零部件行业是否需要强强联手?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种种现实原因,使得零部件行业间的联合之路布满荆棘。 

  零部件产业需要联合 

  与整车比起来,我国零部件行业要复杂、混乱得多。据统计,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已超过1万家,而且,这些还仅仅是“在编”企业。实力不强、市场混乱大大削弱了产业整体竞争力,也成为制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软肋。此外,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各种成本的持续上涨,更为严格的质量标准,不断抬升的技术门槛,使得企业的生存压力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内出现了越来越多联合的呼声。

  “联合是一种必然趋势。”有业内人士这样说。的确,理想状态下,企业与企业间的协作,是做大做强*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提升竞争力,缩小与******的差距。

  “联合有很多好处。”山东某企业王经理向记者侃侃而谈,“比如几家企业达成共识,形成价格自律,可以改善恶性竞争。再比如经常沟通,做到信息共享,可以促进大家共同发展。甚至还可以共同成立研发机构,为各个企业服务,集中各种技术、人才和设备资源,提高效率……” 

  具体实施困难重重 

  尽管王经理一口气列出多项企业联合的好处,但他也承认,具体实施起来绝非易事。曾经,他所在的单位与数家企业一起,在出口价格方面达成了共识。但是,互相猜疑,暗做手脚,*终打破了这个约定。有企业偷偷找到相关部门数据库,把同行的底细摸清,然后再压低自己的价格出口。“缺乏行业自律���诚信,谈何相互联合、一致对外呢?”他无奈地叹口气。

  这是在价格层面上,要是涉及到核心技术,企业间更是小心翼翼,惟恐一不小心被别人“窃”了去。某刹车片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与同行之间的联系非常少,基本都是与客户间的合作。他们也能在研发等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帮助和支持。在行业内,我们的技术相对**,很少与其他企业交流。也就是说,纵向合作多,横向合作少。”

  浙江某企业人士也表示,市场竞争环境下,同行企业与企业间的戒心非常普遍。

  还有企业认为,自己宁愿选择与跨国公司合作,或是引进跨国公司的技术,也比与国内同行一起“埋头苦干”要来得现实。但是,与跨国公司合作后,究竟能学到多少技术是个未知数,这也让他们困惑不已。

  “自以为‘了不起’的企业不占少数,思想开放程度不够,观念不改,联合起来很困难。”虽然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祖德也曾多次呼吁零部件企业间开展协同合作,但他也深知,其中的阻碍因素太多。 

  究竟如何才可行 

  也有人士认为,零部件企业间的联合缺乏有效的组织和运作机制。究竟怎么运作?遇到矛盾时如何协调,是不是就解散了?共同的研究成果如何分享?类似的疑问很多。(完)

  • 版权声明:
  • 按照互联网惯例,本站转载作品均已注明出处,其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 如因本站失误未注明出处,请来电告知;本站确认后将立即修正。联系电话:0756-2183620
  • 若转载本站作品中含有“易展展览网”“易展网编”等等有“易展”字样的,均为本站原创作品,请转载时标明转载于本站。
热门资讯
相关展馆
相关展区
他们是这样成功的!
中路通配件:做国际汽配行业的佼佼者
福建莆田中路通配件厂是专业柱塞偶件的生产商。作为...
关于易展   | 联系我们   | 企业文化   | 服务条款   | 网络推广服务   | 网站介绍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珠海市金信桥营业执照副本 搜索营销*有价值奖 互联网**
备案号:粤ICP备11010883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688号